直接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
同時兼容安卓與蘋果系統(tǒng)
1、直接輸入 m.daliedu.cn
2、掃描左側二維碼,登陸大立教育官網手機端
案例分析題(共4題,每題20分)
31 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12km的山區(qū)二級公路工程項目,其中包含一座長100m的雙車道隧道。隧道起止樁號為K5+640~K5+750,隧道圍巖為砂巖,巖體完整,呈塊狀整體,進出口巖石裸露。隧道采用傳統(tǒng)礦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層自上而下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層;20cm厚水泥穩(wěn)定碎石層;20cm厚填隙碎石基層。路面施工完成后進行了隧道安全設施的施工。
隧道通車后,在進口段發(fā)現路面出現橫向裂縫,施工單位對出現裂縫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該段基層頂面標高比設計標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備、澆筑工藝、養(yǎng)護都滿足要求,切縫及時。
問題:
1.補充隧道中還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屬設施。
2.初步判斷隧道圍巖等級。確定圍巖等級有哪些指標?
3.本隧道施工還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4.分析路面出現橫向裂縫的可能原因。
參考解析:
1.【參考答案】
還需要施工的附屬設施有:照明設施、供配電設施、應急設施。
【考點解析】
本考點出自2B314011隧道結構組成一目,此題考察附屬設施的組成。
隧道的附屬設施是指為確保交通安全和順適而設置的通風設施、照明設施、安全設施、供配電設施、應急設施等。
背景中有安全設施,隧道只有110m,不需要設置的通風設施。還需要施工的附屬設施有:照明設施、供配電設施、應急設施。
2.【參考答案】
?、蚣墖鷰r。確定圍巖等級指標有圍巖或土體主要定性特征,還有圍巖基本質量指標BQ或修正的圍巖基本質量指標[BQ]。
【考點解析】
本考點出自2B314012隧道圍巖分級一目,此題考察隧道圍巖分級標準。Ⅱ級圍巖:
(1)圍巖或土體主要定性特征:堅硬巖、巖體較完整,塊狀或厚層狀結構;較堅硬巖、巖體完整,塊狀整體結構。
(2)圍巖基本質量指標BQ或修正的圍巖基本質量指標[BQ]:550~451MPa。
3.【參考答案】
本隧道施工還可以采用新奧法、掘進機法。
【考點解析】
本考點出自2B314013隧道施工一目,此題考察隧道施工方法。
山嶺隧道施工方法有礦山法(傳統(tǒng)礦山法與新奧法)、掘進機法。
4.【參考答案】
可能的原因有:
(1)混凝土路面基礎發(fā)生不均勻沉降。
(2)混凝土路面板厚不足。
(3)切縫深度過淺。
【考點解析】
本考點出自2B312064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防治一目,此題考察隧道水泥混凝土橫向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
水泥混凝土橫向裂縫原因有:
(1)混凝土路面切縫不及時,由于溫縮和干縮發(fā)生斷裂。混凝土連續(xù)澆筑長度越長,澆筑時氣溫越高,基層表面越粗糙越易斷裂。
(2)切縫深度過淺,由于橫斷面沒有明顯削弱,應力沒有釋放,因而在臨近縮縫處產生新的收縮縫。
(3)混凝土路面基礎發(fā)生不均勻沉陷(如穿越河浜、溝槽,拓寬路段處),導致板底脫空而斷裂。
(4)混凝土路面板厚度與強度不足,在行車荷載和溫度應用下產生強度裂縫。
(5)水泥干縮性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大;材料計量不準確;養(yǎng)生不及時。
(6)混凝土施工時,振搗不均勻。
根據背景,(1)、(5)、(6)三點被否定,則還有(2)、(3)、(4)三點。
32 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一座橋梁和一條隧道施工任務。橋梁采用明挖擴大基礎,基礎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臺混凝土體積約為300m3,基坑開挖深度為 4m,原地面往下地層依次為:0~50cm腐殖土,50~280cm粘土,其下為淤泥質土,地下水位處于原地面以下200cm,由于受周圍地物的影響,施工現場場地有限。
根據該橋墩的水文地質,施工單位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采取了擋板支撐的加固措施,以防止邊坡不穩(wěn)造成塌方;在挖除基礎底部底層松軟土、換填 10~30cm厚砂礫土墊層、使其符合基底的設計標高并整平后,即立模灌筑承臺礎混凝土。為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熱,施工單位采取了以下措施:
(1)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
(2)選用中、粗砂,石子選用0.5~3.2cm的碎石和卵石;
(3)選用復合型外加劑和粉煤灰以減少絕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緩凝結時間。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有大量爆破施工。為了方便管理,爆破器材放在緊靠辦公室的一個小倉庫里,并且由專人負責發(fā)放。在進行洞口的大型爆破之前,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經過計算確定了爆破藥量、爆破方式以及安全距離,讓民工甲領取了炸藥和雷管,用自行車運到施工現場。爆破作業(yè)時,安排民工乙負責在爆破安全距離外來回走動進行警戒。
問題:
1.施工單位采用擋板支撐防護措施是否合理?簡要說明理由。并列舉出該橋墩基坑開孔還可以采取的支撐措施。
2.指出施工方為保證承臺立模及混凝土澆筑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完善之處。
3.施工單位為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承臺混凝土水化熱的措施是否合理?除此以外,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大型爆破的安全距離要考慮哪些因素?
5.指出隧道施工中潛在的安全隱患。
參考解析:
1.【參考答案】
合理,因為根據背景資料所述地質條件,該處由于有地下水,因此基坑開挖時壁坡不易穩(wěn)定,且收到場地限制,所以可以采取擋板支撐防護措施。適用于該橋墩基坑開挖的支撐防護措施還有混凝土護壁、鋼板樁、錨桿支護、地下連續(xù)壁等。
【考點解析】
這是明挖擴大基礎施工中基坑開挖方面的題,考核考生對開挖基坑支撐形式的掌握。
根據背景資料的敘述,很容易得出“有地下水”、“場地受限”等關鍵詞,因此可以推斷出不能放坡開挖,需要考慮直立開挖加支撐防護的方式。因此 “擋板支撐防護措施”顯然是一種防護方法。當然,適用于該橋墩基坑開挖的支撐防護措施還有混凝土護壁,鋼板樁,錨桿支護,地下連續(xù)壁等,只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考慮經濟性、可行性來選用。
明挖擴大基礎施工的內容包括:基礎的定位放樣、基坑開挖、基坑排水、基底處理以及砌筑(澆筑)基礎結構物等。當基坑壁坡不易穩(wěn)定并有地下水,或放坡開挖場地受到限制,或基坑較深、放坡開挖工程數量較大,不符合技術經濟要求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加固坑壁措施,如擋板支撐、鋼木結合支撐、混凝土護壁及錨桿支護等。
2.【參考答案】
施工方為保證承臺立模及混凝土澆筑所采取的措施還應在基坑底部設排水溝和集水井。
【考點解析】
由于背景資料中已明確說明“基坑開挖深度為4m,地下水位處于原地面以下200cm”,為保證干地施工,當然需要采取降水措施。且由于地下水位相對不高,基坑開挖也不太深,因此可以采用“基坑底部設排水溝和集水井”的方式來排水地下水。橋梁基礎施工中常用的基坑排水方法有:
(1)集水坑排水法。除嚴重流沙外,一般情況下均可適用。
(2)并點排水法。當土質較差有嚴重流沙現象,地下水位較高,挖基較深,坑壁不易穩(wěn)定,用普通排水方法難以解決時,可采用井點排水法。
(3)其他排水法。對于土質滲透性較大、挖掘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樁法或沉井法。此外,視工程特點、工期及現場條件等,還可采用帳幕法:即將基坑周圍土層用硅化法、水泥灌漿法及凍結法等處理成封閉的不透水的帳幕。
3.【參考答案】
合理。還有敷設冷卻水管;分層澆注,以通過增加表面系數,利于混凝土的內部散熱。
【考點解析】
這是考查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措施的題目。根據提問中“為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承臺混凝土水化熱”,可以考慮到哪些措施可以降低水化熱?背景資料中所列舉的三項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化熱。除此外,“敷設冷卻水管和分層澆注”也能帶走熱量,減少水化熱。
作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控制水化熱,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關鍵。大體積混凝土應優(yōu)選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水化熱水泥;采用遮陽涼棚的降溫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熱、推遲水化熱峰值出現;同一結構物的不同位置溫差應在設計允許范圍內。
4.【參考答案】
大型爆破的安全距離,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個別飛散物、爆破引起的地震及沖擊波對人員、建筑物的影響。
【考點解析】
這是關于大型爆破施工要求的題目。題目要求只是從安全距離方面去考慮,因此“個別飛散物”產生的拋擲距離、爆破引起的地震及沖擊波對人員和建筑物的影響或破壞范圍就是距離因素。
在實施大型爆破之前必須要經過計算,需要考慮爆破藥量、爆破方式以及安全距離。其中安全距離需要考慮“個別飛散物、爆破引起的地震及沖擊波對人員、建筑物的影響”等因素。
5.【參考答案】
隱患有:爆破器材庫的選址不當;大型爆破程序不符合規(guī)定;爆破器材的管理有問題;現場警戒有問題。
【考點解析】
這是分析安全隱患的題目。這些題目往往在背景資料中經過簡單分析就容易得出結論。“爆破器材放在緊靠辦公室”顯然是爆破器材庫的選址不當;“施工單位技術人員……”顯然是不完全滿足“大型爆破程序”的管理要求;“讓民工甲領取了炸藥和雷管,用自行車運到施工現場”顯然是不符合爆破器材的管理的要求;“安排民工乙負責在爆破安全距離外來回走動進行警戒”顯然不符合現場警戒的要求。
爆破器材庫的選址和搭建應請當地公安部門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運輸爆破器材要用專用運輸工具,在公安部門的押運下進行,中途不許停留,并應避開人員密集地方;在保管、運輸爆破器材過程中,工作人員嚴禁穿化纖服裝。
大型爆破必須按審批的爆破設計書,并征得當地縣(市)以上公安部門同意后由專門成立的現場指揮機構組織人員實施。
爆破器材應嚴格管理,并執(zhí)行領用和退庫制度,各種手續(xù)要有嚴格記錄,并由專人領取,禁止由一人同時搬運炸藥和雷管,電雷管嚴禁與帶電物品一起攜帶運送。嚴禁用翻斗車、自卸車、拖車、拖拉機、機動三輪車、人力三輪車、自行車、摩托車和皮帶運輸機運送爆破器材。
爆破作業(yè)應有專人指揮,確定的危險邊界應有明顯標志,警戒區(qū)四周必須派出警戒人員,警戒區(qū)內的人員、牲畜必須撤離,預告、起爆、解除警戒等信號應有明確的規(guī)定。
33背景資料:
某公路工程項目的承包商給監(jiān)理工程師提供的橋梁工程施工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監(jiān)理工程師審查中發(fā)現,施工計劃安排中不能滿足施工總進度計劃對該橋施工工期的要求(總進度計劃要求Tr=60天)。監(jiān)理工程師向承包商提出質疑時,承包商解釋說,由于該計劃中的每項工作作業(yè)時間均不能夠壓縮,且工地施工橋臺的鋼模板只有一套,因此兩個橋臺只能順序施工,若一定要壓縮工作時間,可將西橋臺的挖孔樁改為預制樁,但要修改設計,且需增加12萬元的費用。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不同的看法,要求施工單位在不壓縮每項工作作業(yè)時間的前提下,修改網絡計劃。
另外,經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該橋的基礎工程分包給了A公司。在東橋臺的擴大基礎施工時,A公司發(fā)現地下有污水管道,但設計文件和勘測資料中均未有說明。由于處理地下污水管道,使東橋臺的擴大基礎施工時間由原計劃的10天延長到13天,A公司根據監(jiān)理工程師簽認的處理地下污水管道增加的工程量,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增加合同外工作量費用、利潤和延長工期3天的索賠要求。
問題:
1.壓縮工期一般有兩種方法,請問是哪兩種?
2.在不壓縮每項工作作業(yè)時間的前提下,施工單位應如何修改網絡計劃?
3.修改后請在圖上做出網絡計劃,計算總工期,并求出關鍵路線。
4.A公司可否索賠?A公司在索賠程序上存在什么問題?
參考解析:
1.【參考答案】
壓縮工期兩種方法是:一是改變原計劃中關鍵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二是壓縮關鍵工作的持續(xù)時間。
【考點解析】
此題考查壓縮工期的方法。壓縮工期兩種方法是:一是改變原計劃中關鍵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二是壓縮關鍵工作的持續(xù)時間。壓縮工期的兩種方法屬于《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的知識點。建議考生在備考實務這門課的時候,不僅要復習《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建設工程施工管理》里面的有關知識也要掌握。
2.【參考答案】
在不壓縮每項工作作業(yè)時間的前提下,施工單位應改變原計劃中關鍵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
【考點解析】
此題考查壓縮工期的方法。壓縮工期兩種方法是:一是改變原計劃中關鍵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二是壓縮關鍵工作的持續(xù)時間。題目中已經限定了不壓縮每項工作作業(yè)時間的前提,因此施工單位只能改變原計劃中關鍵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壓縮工期的兩種方法屬于《建設工程施工管理》的知識點,考生需要掌握扎實。
3.【參考答案】
在橋臺的施工模板僅有一套的條件下,應通過合理組織施工來縮短工期,因為西側橋臺基礎為樁基礎,施工時間長(25天),而東側橋臺為擴大基礎,施工時間短(10天),所以應將原計劃中西側橋臺施工完成后再施工東側橋臺,改為在東側基礎施工完畢后,組織施工東側橋臺,東側橋臺施工完成后再施工西側橋臺,這樣改變一下組織方式,如下圖所示。可以將該計劃的計劃工期縮短到Tc=55天,小于要求工期Tr=60天,也不需增加費用。
【考點解析】
此題考查對橋臺施工先后順序的調整。在橋臺的施工模板僅有一套的條件下,應通過合理組織施工來縮短工期,因為西側橋臺基礎為樁基礎,施工時間長 (25天),而東側橋臺為擴大基礎,施工時間短(10天),所以應將原計劃中西側橋臺施工完成后再施工東側橋臺,改為在東側基礎施工完畢后,組織施工東側橋臺,東側橋臺施工完成后再施工西側橋臺,這樣改變一下組織方式,如圖所示??梢詫⒃撚媱澋挠媱澒て诳s短到Tc=55天,小于要求工期Tr=60天,也不需增加費用。
此題通過對邏輯關系的調整來實現工期的壓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建議考生認真體會,扎實掌握。
4.【參考答案】
可以索賠。A公司不可直接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索賠要求,他應向總包單位提出,由總包單位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索賠要求。
【考點解析】
此題考查分包單位的索賠程序。由于分包單位和建設單位沒有合同關系,因此當發(fā)生索賠事件的時候分包單位不能直接向建設單位索賠。正常的索賠程序是分包單位應向總包單位提出,由總包單位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出索賠要求。
由于分包單位和建設單位沒有合同關系,一般情況下分包單位是不能與建設單位聯系的。正常情況下,分包單位對建設單位的任何要求都需要通過總包單位傳遞。
34 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一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項目,該隧道為單洞雙向行駛的兩車道深埋隧道,設計凈高5m,凈寬12m,總長3500m,隧道穿越的地層有:砂巖、頁巖、泥灰?guī)r,局部夾有煤層,裂隙發(fā)育。設計采用新奧法施工、分部開挖和復合式襯砌,按規(guī)范實施隧道施工監(jiān)控量測中所有的必測項目。
事件一:施工單位采用雙向掘進,對水、電、路、通風等設施進行統(tǒng)一安排,并在正式掘進前完成。通風方式采用大功率通風機將新鮮空氣壓送到掌子面,然后將廢氣從里往外擠出。壓入式通風機采用軸流式通風機,其額定風量為2250m3/min,風壓為6000Pa,發(fā)電機功率為2×115kW。風管與風機相匹配,選配φ1500mm(壓入)和聲1000mm(吸出)的強力橡膠軟管,每節(jié)長10m,軟風管接頭方式為雙反邊拉鏈式接頭,安裝方便、密封性能好。
事件二:隧道施工時的通風,應設專人管理。要求做到:保證每人每分鐘得到1m。的新鮮空氣;隧道內的空氣成分每兩月至少取樣分析一次,風速、含塵量每月至少檢測一次。
土建施工完成后,項目部按要求進行了照明、供配電設施與交通標志、防撞設施、里程標、百米標等等的施工。照明控制系統(tǒng)由分中心監(jiān)控工作站、A、 B和照明配電回路(箱)的接口電路構成。該隧道原設計采用射流式通風方式,經多方論證后,難以滿足該隧道的通風質量要求,擬變更為豎井排風式通風,并按相關程序完成了設計變更。
問題:
1.寫出背景中實施了的隧道監(jiān)控量測項目。
2.改正事件二中的錯誤之處。
3.寫出背景中A、B的名稱。
4.按《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辦法》,背景中設計變更屬于哪一類變更?說明理由。
參考解析:
1.【參考答案】
地質與支護狀態(tài)觀察、周邊位移監(jiān)控、拱頂下沉監(jiān)控、地表下沉監(jiān)控。
【考點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隧道監(jiān)控量測的掌握程度。背景中提到“規(guī)范實施隧道施工監(jiān)控量測中所有的必測項目”。根據規(guī)范隧道監(jiān)控量測分為必測項目和選測項目,其中必測項目有四個:地質與支護狀態(tài)觀察、周邊位移監(jiān)控、拱頇下沉監(jiān)控、地表下沉監(jiān)控。
2.【參考答案】
保證每人每分鐘得到1.5~3m3的新鮮空氣;隧道內的空氣成分每月至少取樣分析一次。
【考點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通風、防塵安全要求。隧道施工中的通風、防塵、照明、排水及防火、防瓦斯安全要求有:
(1)隧道施工時的通風,應設專人管理。保證每人每分鐘得到1.5~3m3的新鮮空氣;隧道內的空氣成分每月至少取樣分析一次,風速、含塵量每月至少檢測一次。
(2)無論通風機運轉與否,嚴禁人員在風管的進出口附近停留,通風機停止運轉時,任何人不得靠近通風軟管行走和在軟管旁停留,不得將任何物品堆放在通風管或管口上。
(3)施工時宜采用濕式鑿巖機鉆孔,用水炮泥進行水封爆破以及濕噴混凝土等有利于減少粉塵濃度的施工工藝;在鑿巖和裝碴工作面上應做好防塵工作,放炮前后應進行噴霧與灑水,出碴前應用水淋透碴堆和噴濕巖壁;在吹入式的出風口,宜放置噴霧器。
3.【參考答案】
A:照明控制器;B:亮度檢測器。
【考點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隧道照明控制系統(tǒng)的功能與構成的掌握程度。設置隧道照明系統(tǒng)能避免隧道黑洞效應,使駕駛員適應隧道內外的亮度差,保證行車安全; 照明控制系統(tǒng)能根據洞外的照度變化、交通量的變化對洞內照明強度進行調節(jié),節(jié)約用電,降低運營費用。照明控制系統(tǒng)一般由分中心監(jiān)控工作站、照明控制器、亮度檢測器和照明配電回路(箱)的接口電路構成。
4.【參考答案】
按《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辦法》,背景中設計變更屬于重大設計變更。理由:該隧洞長度大于3000m,屬于特長隧洞;特長隧道的數量或通風方案發(fā)生變化的屬于重大設計變更。
【考點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變更管理制度的掌握程度。
隧道按照長度分為特長隧道:1>3000m,長隧道:1000m≤1≤3000m,中隧道:5000m<1<1000m,短隧道:1≤500m。背景中隧道長度為3500m,屬于特長隧道。按《公路工程設計變更管理辦法》,公路工程設計變更分為重大設計變更、較大設計變更和一般設計變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重大設計變更:連續(xù)長度1Okm以上的路線方案調整的;特大橋的數量或結構型式發(fā)生變化的;特長隧道的數量或通風方案發(fā)生變化的;互通式立交的數量發(fā)生變化的;收費方式及站點位置、規(guī)模發(fā)生變化的;超過初步設計批準概算的。
科目 | 全科費用 | 包含版塊 | 配套資料 | 報名入口 |
---|---|---|---|---|
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 | 網課2980元 | 模塊精講(二合一) 強化沖刺 章節(jié)點題 預測??冀馕? |
配套講義 一本通 預測??季?br />點睛資料 |
立即報名 |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